關於這本手冊
本手冊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務經驗彙編出來的「校園自我傷害防治手冊」。手冊中,實務工作的操作流程、處置原則與相關的理論知識並列,盼能成為各級學校參照的一本實務工作手冊。
我們以「校園為主」的概念來看自我傷害防治,運用三級預防的概念,以及自我傷害計畫相關理論知識分為「預防處置」、「危機處置」、「事後處置」三階段,放置於手冊的前三章敘述,第四章放置自我傷害相關文獻,讓各校工作人員更瞭解自我傷害的專業知識。手冊的最後一部分為「校園自我傷害防治三階段簡明版」,分述介紹各階段的實施流程與細則,以提供各校在實務操作過程的相關架構、處置標準化流程、檢核表等。本手冊也強調打破學校組織處室的架構,而循著各階段的主要目標來做任務編組、分工、進行的要則,並期望能讓實務工作者清楚知道三階段的處置要點,與各小組成員的任務內容。
另外,手冊中所提供的自我傷害防治檢核表、組織圖、處置流程,僅是一個基本的架構,可供各校做為參照指標,由於每所學校有其特殊資源與特色,因此,鼓勵各校循著自己的校園文化與特色,來增修並建構專屬於自己學校的「校園自我傷害防治手冊」之操作步驟與流程。
本手冊的特色是:
(一) 本手冊詳述三階段之內容後,將各階段摘要整理成「校園自我傷害防治三階段簡明版」,並將內容歸納成流程圖,提供學校在短時間內能迅速瞭解本手冊之重點內容及工作要則。
(二) 本手冊中所提供的檢核表、組織圖、量表、流程架構圖,主要是提供各校一個參考架構,建議各校可先行演練操作後,將之修訂為各校專屬的處置流程與細則。
(三) 本手冊按三階段處理流程編排章節,即:第一階段「預防處置」為第一章,以此類推,第四章是與自我傷害有關的相關文獻。各校可依據目前實際的狀況來閱讀;例如:危機事件發生,可先行翻閱本手最後之「簡明版」查看處置流程、要則,若需要更詳細的內容,則可翻閱至前半部之第二章內容解說部分作詳盡瞭解。
校園自我傷害三級預防概念
自我傷害議題在校園頻頻發生,無論學生或師長面對自我傷害行為經常產生心理壓力,不知道怎麼去談自我傷害,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。事實上,和想要自殺或有自傷行為的人談自殺,並不會促進他們真的去自殺,反而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其他人知道怎麼協助他。通常想要自殺的人,會釋放自殺的意念或是求助的訊息,因此,我們若能掌握時機介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將可預防甚至避免重大自我傷害事件發生。
自我傷害防治工作,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,同時更需要結合家庭、社區、醫療等資源,進行合作與整合,才能在第一時間點將傷害降至最低,以期確實預防自我傷害之發生。同時,協助校園師生發展個人的調適應能力,也是預防工作的重要的一環。
在此簡單介紹「自我傷害三級預防」的主要內涵,包括:
一級預防:強調政策性、環境性、教育性、互動性的全面預防工作,建立「自我傷害危機處理小組」的架構,改善校園自我傷害預防措施、推廣正確的生命與情緒教育,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等行動指標,主要目的在於確立哪些是危險因素(壓力事件、情緒、家庭衝突等)與保護因素(支持系統、教育等),以提升保護因子並降低危險因素。
二級預防:篩選出高危險族群,提供心理輔導、資源協助等,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概念,以避免自我傷害行為的發生。
三級預防:自我傷害危機事件發生時,依據其類型動員小組團隊人員以進行相關
後續事件的處理,主要目的在於避免事件產生的衝擊擴大,降低事件